“那我就先说几句。”
何志言只是思索了一会,便轻声开口。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子毋庸置疑的的决断力。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其吸引,不由的把目光投向了他。
何志言身躯坐的笔直,一点也没有五十岁老人应该有的衰弱。
他的手指轻敲桌面,眼神平和坚定。
“关于国家政策,我知道很多国外华商对于咱们的政策是否稳定心有疑虑。
我想说的是,华夏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最擅长的就是在历史中吸取教训。
咱们新国刚刚创建,十几年二十年对于一个国家连婴儿时期都不算。
一切的发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那十年,使我们在对于自身对于世界认知不足,便贸然前行造成的苦果。
现在,我们已经初步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资和社的问题已经经过了十几场会议讨论。
现在国家定下了四个经济特区,就是为了发展国内的经济。
我们吸取对于社会主义有利的成分,资本能够让人民富有,让国家富强,我们支持。
只要遵循国内的律法,我们愿意为企业家提供便利。
并且我再这里表态,投资建厂,厂子怎么走是你们的事情,国家不会干预。
对于这一点,我想建国同志肯定有自己的理解。”
说到这里,何书记忽然看向了刘建国,笑呵呵的道,
“建国,你作为咱们四九城最大厂子的厂长,还给那位献过计策,我想听听你对于企业管理以及市场环境的思考。
同时呢,也为咱们的两位爱国商人解释一下现在的政策。”
听到事情扯到自己身上,刘建国一时也有些蒙圈。
不是,这件事情涉及到那位,是一点都没保密吗?
不过懵归懵,刘建国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沉吟片刻后才道,
“对于厂子的管理,我也有一些不成气候的意见。
这些年,四九城的一些厂子效益逐渐下滑,产品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在钢铁厂,前段时间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幸运的是,厂子里及时发现,并作出了一些改革,才缓解了这种势头。
对于这种情况的产生,我有几点认知和想法。
其一是厂子的管理模式有问题,厂子直接受国家管辖,厂子工人和领导的工资都是国家拨给。
这种模式让很多辛勤劳动的工人拿到手的工资和那些偷懒耍滑的人拿到手的工资是一样的。
并且在这种模式下,很多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为对于厂子的要求是产量而不是质量。
这种模式很打击厂子的积极性,这也是现在国内的很多厂子不仅不盈利,还要靠着政府养着。”
听着刘建国的话,众人都是点了点头,大家都是管理者,自然不是傻子,对于这些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
“其次是制度问题,工人端的是铁饭碗,就算做的再差,只要不作奸犯科,厂子也没有权利开除。
说句不好听的,很多人把自己当大爷了,而不是一个为社会主义法阵奋斗的先进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