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935章 殿试结束(1 / 2)

张谦察觉到皇帝威压临近,心知是陛下驾到,心中不免也是一紧。

但他深吸一口气,想起陛下的知遇之恩,想起自己为民请命的宏愿,便强行压下翻涌的心绪。

自己和陛下是师生,是一路人,拥有着共同的理想,又为何要惧怕陛下呢?

想到这里,他握笔的手更加稳定,继续专注于自己的答卷,并未因皇帝的驻足而慌乱。

李彻见其能在压力下保持镇定,心中更是满意。

他目光落下,看向张谦笔下的文字:

【臣对:窃观天地生养万物,必厚其根基;圣王治理天下,必重其黎庶。今承下问惠民之道,谨披肝沥胆以对。

夫变法如同医病,必先培元固本。民者,国之元气也。

昔管仲治齐,开九府以富国,其实在通渔盐之利;商君徙木立信,其要在使民知法。

故今日维新,当以‘民得十利,不若官减一扰’为圭臬。臣有三策可献:】

看到这里,李彻眼中闪过一丝激赏。

开宗明义,将民本置于核心。

张谦应该清楚自己的优势,论学识他排不上第一,而之所以被点为榜首,就是因为他扎根于百姓之中。

果然,自己没看错。

若是有一日张谦不再为民请命,那他便不再是张谦了,也就是他政治生命终结的时候。

【其一曰轻徭薄赋以养民力。

今有税吏追呼,虽锱铢必征;胥役下乡,鸡犬不宁。

宜划定不加赋之限,更设便民仓,岁丰则籴,岁歉则粜,使耕者不惧荒年。

譬如江南桑蚕,若减一分绢税,则民间多织十匹绫罗。】

【其二曰均田亩以安民生。

今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当效陛下奉国均田旧制,限民名田。

尤要者,新垦荒地许为永业,初免三年税。

可遣农官教民区种之法,使瘠土化为膏腴。】

【其三曰开言路以达民隐。

新政之行,最忌闭门造车。

宜令州县设民情箱,樵夫牧童皆可投书。

每季刊印新政须知,以俚语图解,贴于乡约亭。

凡有司推行新政,必先咨问于此。】

三策皆是来源于基层,倒是与前世现代中国的一些政策不谋而合。

李彻笑了笑,继续看下去:

【至若防贪黩,莫若使民能自护其利。

凡胥吏下乡,须持印信公文;凡征调民力,当日结工钱。

更许百姓联名举发贪吏,查实者擢举报人为乡官。

如此,则墨吏如鼠入明堂,无所遁形。】

【若见老农展颜,织妇舒眉,则维新之效可见矣。

若但见衙署文书山积,而闾阎嗟怨不绝,虽周官复生,亦难为功......】

李彻越看,眼睛越是发亮。

张谦的角度与林清源截然不同,他完全是从底层百姓的视角出发。

每一个对策都围绕着如何减轻民众负担、增加民众福祉、赋予民众力量来展开。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最新小说: 满级金钟罩,开局大哥带我去捉奸 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 庶子之征 折她 二嫁帝王 执灯人 让你历史推演,你玩成恋爱修罗场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重生成蟒:囚禁龙族女帝后暴击成祖龙了 重生医妃又强又魅,摄政王爱惨了